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培养 > 学术交流 > 国际交流
学术交流

 

  9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博士生境外访学团继续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生命科学院 “学术周”访学行程。

  上午9:00,访学团成员同悉尼科技大学学生一起参加了由Gram博士作为科研方法课程主讲,Lien Pham博士作为“定性研究方法”专题主讲以及Binbin Zhang在读博士生三人合上的科研方法课。

  Lien Pham博士首先在科研方法的理论建构层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定性研究三个方面:定性研究范式、方法学内容、定性研究设计基本要素展开授课。首先对什么是“定性研究”进行了阐述,“定性研究”源于社会科学,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而实现的研究方法。

  从定性研究范式来说,Lien Pham博士介绍了科研方法权威Creswell教授提出的“定性研究范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实证主义、社会构建论、解释主义、参与性主义以及后现代方法,同时亦对其它定性研究传统方法进行了介绍:传记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民族志研究、案例研究等。

  继Lien Pham博士对定性研究进行讲解后,悉尼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Binbin Zhang针对自己所做研究作了题为"Clinical Reasoning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的案例介绍。其研究主题是诊断思维逻辑(Clinical Reasoning)在中医师培养中的应用,其研究的最大特点是使用定性研究方法解释临床思维逻辑过程及意义。

  整个课堂上,学生及时提出问题,与老师展开面对面讨论。访学团成员也积极参与到课上讨论中。在课上的四个主要问题中,访学团许伟明同学的问题就占了一半,而且他的问题很有深度,受到授课老师的极大关注和赞赏。他的两个问题分别是:如何评价定性研究中的研究思路评判和定性数据质量评估的问题,以及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在实际个案中有何区别。授课老师认为定性研究的数据与定量研究不同,应更多考虑数据的可信性,而不是可证实性,通过对受试者的背景分析,以此评估其回答是否可信。另一方面,定性研究的数据只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得出,不具有普适性,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更多关注如何将其扩展到其他人群或者领域中。而关于伦理问题,在两种研究中并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她认为因为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更多的与受试者直接接触,并进行深入交流,故而在定性研究中需要更为严格的伦理考虑。

  下午,Chris教授亲自带领访学团参观了Science Laboratory(生命科学实验室)。据介绍这是一个能容纳200人的实验平台。每个实验台都配置了电脑屏幕和微型耳机,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查看实验教学的内容,并在有疑问时可以通过耳机直接与tutor对话,这使得实验室中可同时进行不同的实验教学。之后又来到了图书馆,其中第三层是中国馆,里面充满了中国元素。不同肤色的学生在书籍和多媒体中学习和讨论,各种英译版本和来自中国的书籍十分丰富,令大家徜徉在中医书海中。

  傍晚时分,访学团与UTS老师们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访学团与UTS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师都使出了“看家功夫”。UTS做太极研究的 Shuai Zheng博士表演了少林七星拳和醉拳,博得了全场热烈掌声。Chris教授还即兴表演了空手道。访学团李宝金同学则表演了陈式太极拳,获得全场喝彩并令对方十分感兴趣。随后访学团全体成员表演了24式太极拳和八段锦,全场气氛热烈。

  在晚间的例会上,就科研方法课程内容问题,马放同学针对定性研究的数据来源,分析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数据的优缺点。定量研究的数据是较可靠、客观的数字,以统计学、概率论为理论依据,佐以适当的统计模型来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定性研究偏向选择特定范围内样本个体,凭借研究者经验、感觉和洞察力来分析研究对象的行为及动机,并预判他们可能带来的影响。

  大家集体讨论认为定性研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中医认识疾病和诊疗过程到中医临床发现,都可以找到中医学与定性研究的共鸣之处。中医诊疗辨证论治过程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恰恰是定性研究之所长,这是定量研究的方法所无法获得的全面的信息。比如中医“四诊”法中的“问”诊便与定性访谈就有着一定的联系。中医诊疗过程中,中医辨证指标有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之分,而且主观指标占大多数,中医的证更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和生存质量,辨证客观指标可采用 RCT来定量研究,主观症状或指标却需要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可以恰当地运用在这方面。中医研究领域里除了临床研究可以借用定性研究之外,还有名老中医经验的研究、临床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等等都有定性研究的用武之地。

 

 

(王桂倩  韩玲玉 高恋丽2017年9月19日子时于Syd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