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培养 > 学术交流 > 国际交流
学术交流

 

  访学第四天,全体成员来到西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临床教学门诊(Polyclinic)进行临床见习。

  上午,临床中心主任Felicity教授和Anthony博士以及门诊其他教职员工、实习学生热情接待了访学团。大家就polyclinic的发展、教学培养模式及中西方草药差异等进行了交流。

  随后,访学团跟随Anthony博士来到草药治疗门诊,与数十名实习学生共同参与了一位干眼症合并皮癣患者的诊疗。长达40分钟的一对一问诊模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详尽的问诊在全面获取病史资料便于诊断外,也为患者创造了舒适的诊疗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诊疗和康复。问诊结束后,Anthony博士带着实习生和同学们在会诊室就该患者的中医证型诊断、治疗方法及处方用药展开了激烈讨论。期间,刘大胜同学向大家介绍了中医手诊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并对现场的一位指导教师进行了体质辨识,得到Anthony博士的赞许。于子凯、李晓彤、周婧同学对该患者的处方及剂量提出建议,Anthony博士根据大家的意见调换了两味药及其用量。针对临床门诊主要应用中药粉剂进行治疗的情况,付璐、张雪和王佳同学建议配合外用中药对此患者的皮癣进行治疗,Anthony博士非常赞同访学团成员的意见,亲自带领大家用芦荟膏加连翘、防风粉,调制外敷药膏,并将外敷药膏给参与药剂制作的所有同学们试用。

  下午,在Felicity教授的安排下,访学团来到针灸治疗门诊。该门诊目前已经开展了温针灸、三棱针放血疗法、拔罐疗法、电针以及耳针疗法,诊疗范围涉及肥胖、焦虑以及疼痛等多种疾病,每天可接诊8-12名患者。访学团分小组分别参与患者的针灸治疗过程。取穴遵循中医辨证及个体化治疗原则。门诊医生介绍,英国必须借助针管进针,主要是为了避免进入患者体内的针身部分被污染。

  随后,访学团与门诊师生在会诊室进行了病例讨论。对中西文化异同,以及问诊和诊疗过程中西方的差异做了交流。该中心在教学培养方面侧重临床技能的培养,十分注重临床实习的实效;在未来发展方面,多数学员表示愿意到中国接受中医药教育,并在自己的国家开设自己的中医针灸诊所。

  晚间,Anthony博士带大家参观了大学图书馆和他的实验室。访学团向图书馆赠送了陈可冀院士的英文著作、英文中医期刊,以及优秀博士生境外访学项目、研究生院和中医科学院图册。 

  当晚的例会上,大家畅谈了心得体会。其一,在问诊方面,西敏斯特大学临床门诊的问诊模式极具人文精神,详尽又以患者为中心的长时间问诊,是正确诊断信息的来源,更是将Inductive逻辑思维密切融于临床实践,是我们无论做临床还是做科研都应该学习的问题解决方式。其二,在病情诊断方面,针对每位患者,医生和学生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采用自由讨论的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方药的加减及剂量的改动必须要阐明原因,最终结合患者的情况,根据其经济收入,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患者可接受的剂型,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最优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更注重人文关怀,包括对病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给予指导,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建设,这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目前西方诊疗的基本模式。

 

(于子凯、刘大胜、高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