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管理 > 招生公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2024年第二批“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4-04-30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工作为一体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第一所中医药科研、医疗和教育基地。1978年恢复高考后,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成为首批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指出“60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在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二级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资质,科研教学力量雄厚,下设18个研究所、4家三级甲等医院和研究生院、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单位;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9名、国医大师10名,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岐黄学者等91名,学部委员135名和研究生导师800余名。

60多年来,在中医药基础理论、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及中药新药研发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我院科研工作者获得了包括诺贝尔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内的国内外各级科技奖励8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54项(第一完成单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援鄂抗疫,医疗队集体、多位个人受到国家表彰,并研制了第一个抗疫新药“化湿败毒颗粒”,其科研成果转让费1.5亿元将全部用于中医人才的培养。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为中医药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学术领军人物、行业管理专家、学科骨干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的指示,始终坚持“四为”方针,“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总体目标,秉承青蒿素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工程、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和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重要举措,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培养。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专业素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二、学位类型

1.学术学位: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学位。

2.专业学位:以培养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中医学临床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毕业时授予中医专业学位。在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以“1057”开头的专业均为该类型博士研究生。

三、招生专项

本次招收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专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四、培养方式与学制

1.全日制脱产学习,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全日制定向培养,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仅限中国中医科学院所属单位正式在编职工。

五、报考资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等。

2.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9年9月1日以后出生)。

3.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届生须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认证报告)。新生入学注册时,无法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及教育部相关认证报告者,不予报到注册。

5.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

6.报考攻读中医博士专业学位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全日制统招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取得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应届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证书,报名时需提交培养单位开具的培养证明)、《医师资格证书》(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或中西医结合专业)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培训专业与申请专业一致);

(2)已获得医学术硕士学位人员或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或中西医结合专业)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7.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录取类别为非定向,需全日制脱产在校学习,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否则不予报到注册。

六、报考条件

1.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①国家英语六级考试(CET-6)≥425;

②新TOEFL成绩90分以上;

③新GRE成绩305分以上;

④WSK(PETS 5)考试合格;

⑤IELTS≥6.0;

⑥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合格;

⑦在相应的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学位。

2.学术论文要求:

①申请人发表的文章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1篇SCI文章(影响因子≥2分,综述除外);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期刊发表1篇文章(综述除外);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篇及以上文章,其文章所属期刊为SCI期刊或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或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或核心期刊(核心期刊论文要求当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影响因子0.3以上;增刊除外;综述除外)。

以上发表的文章必须为2019年1月1日~2024年4月30日,且2024年4月30日前见刊(网络优先发表文章不计入见刊文章)。

②在相应的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学位的申请人,如毕业当年的院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世界大学排名或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中排名前100名的大学,可不受论文发表限制直接申请。

3.其他要求:

①我院在职人员经“申请-考核”报考,除须满足以上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在我院工作满5年以上;且近5年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并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请:因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等受行政处分者;或违反学术规范等受处分者;或硕士阶段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考核不及格者。

七、报考材料

1.《202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思想政治情况表》《自我评价表》《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表简表》(网上报名生成自行打印)、专家推荐书2份(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并签名密封), 个人陈述、科研计划书(结合拟报考导师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设计,字数不少于3000字);

2.本人有效身份证和学生证(应届生须提供)复印件各一份;近3个月内1寸正面免冠半身彩色证件照片1张(粘贴于报名登记表照片粘贴处);

3.应届生提供学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以及硕士阶段成绩单(院校盖章原件)和硕士阶段《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须提供学士学历学位证书和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登陆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办理);

4.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论文答辩决议;应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含摘要)、论文评阅意见;

5.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如CET-6、TOEFL、IELTS等的证书彩印复印件);

6.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专著等)复印件;获奖证书或其他可以证明考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证明材料;

7.往届报考专业学位提供:《医师资格证书》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证书(应届生提交培养单位培养证明);

8.报名清单材料清单

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有捏造、篡改、剽窃、伪造材料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年内不再接受其报考。

八、报名和缴费

报名时间:2024年4月30日至5月7日,网上支付报名费200元。

网址:http://yz.chsi.com.cn/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线上支付,任何原因缴费不成功者,报名无效。一旦缴费成功,报名费不予退还。

特别说明:每位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报考,选择两个以上取消报名资格且不退报名费。

九、体检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并符合培养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由各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在复试后进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十、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政审和体检情况,德、智、体、能全面衡量,择优录取。2024年6月公示录取名单,调取考生人事档案,7月中旬寄送录取通知书。

十一、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

1.学费标准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10000元/学年/生,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2000元/学年/生。

2.奖助学金

录取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入学后按相关规定享受研究生奖助学金。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学位论文奖、优秀学生干部奖、志愿奉献奖、创新创业奖等;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励志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等。

十二、其他说明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不提供往年试题,不举办辅导班,不指定参考书目,工作时间内接待咨询。

2.以上内容如有与教育部最新政策冲突,按教育部政策执行。

3.报考材料下载: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附件下载。

4.考生与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及工作单位之间的各类责任关系,由考生本人与之协商处理,与招生单位无关。如造成不能调档、录取,后果自负。

5.招生单位代码:84502;单位名称:中国中医科学院

6.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政编码:100700

联系电话:(010)64089481

联 系 人:于老师


附件:1.招生专业目录(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专项第二批).docx

                   2.研究生登记表.docx

                   3.思想政治情况表.doc

                   4.专家推荐书.doc

                   5.自我评价表.doc

                   6.个人陈述模板.doc

                   7.科研计划书模板.doc

                   8.培养单位联系方式.docx

                   9.提交材料清单.docx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4年4月30日